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成立
来源:人民网-港澳频道原稿
人民网澳门5月26日电(记者毛磊)25日,澳门历史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中国历史学会暨首届澳门历史论坛在澳门科技大学隆重举行。近200名澳门文化协会、大学、中学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来自内地、港澳地区的学者、澳门的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中国历史学院院长高翔在致辞中指出,澳门的历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历史。澳门的历史与祖国的历史息息相关。不可分割。中国历史学会澳门历史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澳门历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国历史学会澳门历史研究中心是中国历史学会共建的第一个物理研究中心,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高翔指出,深化澳门历史研究是新时代中国史学的责任和使命。要以整体、整体、长远的眼光,牢牢把握澳门历史文化的主线和主线,阐释澳门历史演进的全过程,阐释澳门独特的精神、鲜明的特色和发展脉络。澳门的历史发展。法律,透彻阐释澳门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和历史逻辑。中国历史学会澳门历史研究中心欲开创澳门历史文化研究新局面。它不应局限于地方史和地域史研究的范围,而应扩展到文化研究、社会学、宗教研究和经济学等不同领域。 , 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于历史研究,通过多视角、跨学科融合,更客观地揭示澳门历史的起源,更深刻地阐释澳门兴衰的历史规律和未来趋势澳门社会。依托澳门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澳门历史研究方面的资源整合共享,举办高水平学术研讨会,通过平等、有尊严的方式持续提升中国学术水平。与国际学术界的对话。具有国际影响力,为增进国家间了解与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李兴伟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历史学会澳门历史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澳门历史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学技术大学。将历史与澳门研究发展为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推动建设客观、科学、系统的澳门历史;构建以史实为基础、理论创新为基础的澳门学学科体系,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明乃至人类的互学互鉴作出贡献;要利用历史资源,为“一国两制”新实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提供建言献策。对澳门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历史解读和科学解读;以历史育人,以爱听的形式讲述中国和澳门的故事,做好民族意识和“爱国爱澳”优良传统的教育和传承。
在就职典礼上,中国历史学会副院长、中国历史学会澳门历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国强、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南生、孙中山历史研究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孙中山(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庆新、南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赫、总裁李兴伟澳门科技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张正文、华侨大学校长吴建平签署框架协议;李兴伟接受南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董事谭俊铁先生捐赠《客家珍稀文献丛书》第一辑100册。中国历史学会澳门历史研究中心首席历史学家唐开建教授捐赠了数万本澳门历史和中外关系史书籍。澳门收藏家协会会长吴立勋捐赠了明、清、近代土地租赁文书300多份。
“首届澳门历史研究论坛”由澳门科技大学社会文化研究所所长、澳门历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林光志主持。中国历史学会。聚焦中华文明发展与澳门历史研究,澳门基金会管委会主席吴志良、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兴灿、钱承丹教授、唐开建教授、澳门科技大学金国平分别做了《澳门历史若干研究》。题”“中华文明探索工程——以二里头遗址发掘为例”“澳门与历史上的世界”“澳门十大新发现的海内外汉文历史文献”“小横琴泛太平洋丝绸航行” Silver Road””等主题演讲。